第134章 驰援-《道开天门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当今陛下继位后于洛阳另选都址,建立新都。

    新皇城东逾瀍水、南跨洛河、西临涧河,北依邙山,城周超过五十里,宏伟壮观。

    陛下又以洛阳为中心,开凿出一条南达杭州,北抵涿郡,纵贯南北的大运河,把海河、黄河、淮河、长江、钱塘江五大水系连接起来,洛阳更成天下交通商业的中心枢纽。

    天才微亮,城门开启,大批等候入城作买卖的商旅,与赶早市的农民鱼贯入城。

    许浮生一行人大摇大摆由南门入城,南城门开有三门,中间的城门名建国门,左为白虎门,右为长夏门,型制恢宏。

    此时一行人早已换装,身上穿的再不是军服,而是统一商旅打扮。

    也是第一次踏入洛阳的许浮生饶有兴致的打量着这座古城,跟前世的洛阳形象截然不同,雄壮威武堪比燕京。

    只见宽达百步贯通南北两门的大街"天街",在眼前笔直延伸开去,怕不有七、八里之长。

    街旁遍植樱桃、石榴、榆、柳等各式树木,中为供帝皇出巡的御道,际此春夏之交,桃红柳绿,景色如画,美不胜收。

    大道两旁店铺林立,里坊之间,各辟道路,与贯通各大城门的各十街交错,井然有序。

    站在许浮生身侧的一位中年男人看着许浮生兴致盎然的模样,开口介绍道:“洛阳有两大特色,首先就是以南北为中轴,让洛水横贯全城,把洛阳分为南北两区,以四座大桥接连。

    而城内洛水又与其它伊、瀍、涧三水联接城内,使城内河道萦绕,把山水之秀移至城内,予人天造地设的浑成感觉。

    另一特色是在外郭城的西墙外,因其天然环境设置西苑,西至新安,北抵邙山,南达伊阙诸山,周围二百余里,外郭城与西苑连在一起,堪比一座小城。

    一众人沿街而行,抵达洛水南岸。

    中年男人指着横跨洛水,连接南北的大桥道:"这座叫新中桥,为了使新城有都城之实,陛下从全国各地迁来了数万户富商巨贾,又将河南三千多家工艺户安置到郭城东南隅的洛河南岸十二坊居住,所以眼前才有此宏伟气象。

    等众人找到酒楼休憩,许浮生便派人前往皇城探听消息,初来乍到的他还不想这么早就去见杨世冲,总要了解一下现在的情况才好再做打算。

    等到日落西斜,前去打探消息的人回来,将现在的局势纷纷道出:“杨世冲现在已出兵偃师,打算围剿如日中天的李密。

    只是刚到偃师便得到密报,洛阳城内独孤家的人和代王已达成一致条件,要切断杨世冲后路,现在杨正从偃师返回洛阳。”

    许浮生得到消息是在一个月前,如今看来,只怕形势已经不容乐观,许浮生略微思索片刻道:“准备在洛水之上和杨世冲见面。”

    一行人在洛水之案截住杨世冲的大船,递上杨义臣的书信后,杨世冲亲自将众人迎了进去。

    杨世冲朝许浮生拱手道:“之前上柱国就曾给我传信说一位年轻俊彦会来助我,没想到竟是名震南疆的许公子。”

    二人一

    通寒暄,许浮生也实在懒得客套,开门见山道:“尚书大人,如今情形如何,有什么能用的着我的地方,尽管开口。”

    杨世冲皱眉道:“原本我打算出兵剿了这批反贼,可现在内忧外患,腹背受敌,只能先攘外再行安内了。”

    许浮生想了想道:“尚书怎么会想起出兵偃师?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