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8章 诱敌-《道开天门》
第(2/3)页
章公卿和一众将领正在商量战术,许浮生将得到的情报交由章公卿后便安静站在一旁听着众将讨论。
章公卿把地图摊开在桌上,道:“洛
水横贯正中,上方接近图顶处是与洛水并行横流的黄河。
东都洛阳以一涂黑了的方格作代表,置于洛水西端处,往东依次是偃师、洛口、虎牢和萦阳,后两者分别筑在泛水和索水之旁,由黄河把洛、泛、索三条河流连接在一起。”
一位将领指着位于东都和偃师之间稍北处代表城池的标致道:“如若情报属实,李密的军队就是集结在此处,看来李密确实善用兵锋。
在这里驻扎,无论是从金墉城发军,进攻东都或偃师,路程都相差不大,使人难以捉摸他会攻打何处,又或是兵分两路。”
另一位将领笑道:“这也正是我们要驻重兵于偃师的原因,若李密敢兵逼东都,我们在偃师部队便可使他陷于腹背受敌的窘境,同时更可威胁到东面虎牢、洛口的安全。
不过偃师若失,东都便完全失去了东面的据点,李密更不用顾虑后防和补给的问题,可全力攻打东都。所以能否保着偃师,实乃成败的关键。”
许浮生突然开口道:“若他兵分二路,再配合独孤阀的内应,以攻击洛阳为主,包围偃师为副,我们该如何应付?”
章公卿断言道:“假若公子的情报无误,李密绝对没有能力发动这种规模的攻势,兼且独孤家现在最能多保皇宫两天,已相当不错,就算他们想里应外合,亦有心无力。
战场并不是武道高手争雄的地方,更何况恐怕独孤家也有自己的打算,他们只望尚书大人与李密两败俱伤,怎会蠢到引狼入室,所以不必担心东都有失。”
许浮生点了点头,接着指着横过金墉城北面长达百里的一道山脉道:"这是什么山?"
章公卿道:"这就是邙山,山中有一座道观,就在翠云峰的山巅之处。"
许浮生心下大跳,但知道此时不宜多问,摇了摇头便站到一侧,示意众人继续讨论。
最先一位将领指着地图:"金墉城背靠邙山,故没有后顾之忧。若我们进军金墉,李密便可在山内暗伏奇兵,杀我们一个措手不及。"
章公卿道:“非但如此,若须弃守金墉,他可穿过邙山,渡过大河,退守河北的重镇河阳,那亦是李密前线大军和后援补给的后勤基地。在战略上,这布局是无懈可击。
若李密不主动来攻,我们现下要拿下这批叛军恐怕也会很难。
这才是我对许公子示敌以弱的诱敌之计全力支持的原因,否则若让李密傍河西出以逼东都,引我们从偃师发军,而他立即折返金墉,那时我们便只能退回偃师。
如此数次,我们将被他牵着鼻子走,疲于奔命,不用说平叛,很可能重蹈张须陀的后尘。”
听到章公卿这么说,许浮生此时才收起对李密这批叛军的轻视,看来这批反贼中不光有武道高手,行军布阵之人也是滴水不漏。
许浮生淡然道:"若我们苦守偃师,凭李密现时实力,究竟有没有法子攻破城池?"
章公卿傲然道:"李密的反贼都是绿林好汉胁迫平民而来,纵使有精锐,数量也不会太多。只要城内有足够的粮草,我便包保可把城守住,不教他们得逞。"
“如果他们派人暗杀章将军呢?”
“哈哈哈哈,那就要看他们舍得多少武道高手了,战场争雄跟个人武力绝不是一回事,我出入都在军营,除非所有武道高手都是不惜命的人,不然他们来一个我就敢杀一个。”
第(2/3)页